0 1 硅錳產量由減到增的內在因素探討
根據鐵合金在線公布的硅錳4月份產量為91.57萬噸,較上月增加3.84萬噸,硅錳產量再次站上高點。高產量的背后,我們也看到了一點不同的東西。
第一、此次新增產量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,北方地區增產相對較為平穩。
第二、主產區增量較弱,非主產區增量較為明顯。
第三、南方地區增產差異較為明顯,具有資源優勢地區增產較多。
從圖一我們可以看出,硅錳的產量從去年10月份以后,一直維持較高產量。但在1-3月南方逐漸進入枯水期,南方的產量逐漸下滑,全國的產量也隨之下降。平均月產量在88.45,高于2018年平均產量。并且從表一,我們可以看出廣西地區增產最多達1.4萬噸,增幅為12.4%。其次是湖南地區,增產0.98萬噸增幅為153.1%。北方地區山西增產較多為0.83萬噸,增幅為53.5%。
在我們的評估中,4月份的產量應該較3月份有所減量。其原因為,寧夏平羅地區的小爐停產并沒有恢復;內蒙古地區不部分企業檢修導致產量的減量;廣西地區因電費和錳礦價格導致生產成本高昂,基本沒有生產利潤。但是從本月公布的產量上看,打破了我們的評估結果。那么具體導致產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呢?我們總結了一下幾點:
南方地區的增產是由于生產成本的下移,導致生產利潤的上漲,加之南方地區新增產能的逐漸釋放。從4月份開始錳礦的價格就進入陰跌的行情中,主流錳礦價格有3-5元/噸度的跌幅。并且據我們了解,南方地區生產企業,會使用非主流錳礦或者是低品位錳礦,通過燒結技術進行生產硅錳。錳礦成本較使用主流礦有所下降。另一方面為電費,因為南方地區存在枯水期和豐水期,兩個時間段的電費有所不同。枯水期的電費在0.48-0.51元/度,豐水期電費為0.35-0.4元/度。據我們調研了解,廣西地區目前的電費0.45元/度,電費成本下調。另一部分就是南方地區的新增產能的逐漸釋放,根據我們不完全統計,南方地區的新增產能在3-4萬噸左右。從去年10月份開始新增產能的逐漸增多,在經歷2-3月的調配后新增產能逐漸釋放。